2017年湖南公務員考試時事新聞:強制捐款扶貧是權力任性而為
9月19日,貴州公務員考試論壇有網友發(fā)帖稱,遵義市鳳岡縣人民政府下發(fā)文件,要求全縣每位干部職工須繳納900元進行精準扶貧。(9月22日澎湃新聞網)
又見強制捐款。前不久,云南怒江州蘭坪縣政府要求所有在職公職人員捐款慈善基金,即便“明確”體現了“自愿”,但是官方的紅頭文件、各單位的指標及每天的催款電話無一不體現了任務的強制性。如今,網上有帖子稱,貴州鳳岡縣人民政府下發(fā)文件,要求全縣每位干部職工須繳納900元進行精準扶貧。消息一出,再一次引發(fā)了公眾關于政府強制捐款的熱議。
雖然,每一次類似事件,政府都會回應是個人“自愿”。但是依然難以打消公眾的質疑。一是每一次捐款的背后都會有政府的紅頭文件“坐陣”。“紅頭”在政府部門的意義無需贅述,一份文件足以表明了政府的態(tài)度?梢姡谶@樣帶有官方色彩的前提下,“自愿”的空間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
再有就是措施和手段。文件中明確規(guī)定了捐款扶貧的標準和范圍,這顯然與“自愿”大相徑庭。這就與過去有的學校說自愿購買校服一樣,就算為了不顯得“各色”也會硬著頭皮買一套。大家都是混“體制內”的,即便心中不愿,恐怕也沒有人敢暴露自己“覺悟”不高吧?
在筆者看來,政府部門每一次類似“自愿”捐款的實質都是權力任性“作為”。當地政府部門即便一再強調捐款是“自愿”,不強制。但是當權力在背后作為推手的話,這本應充滿愛心的捐款就變成了僵硬的政治任務。不僅體現不出公職人員的自愿來,反而奉獻精神背道而馳,也會令被動參與者產生逆反心理。
的確,如今已經到了扶貧攻堅戰(zhàn)的白熱化階段,各級政府都應該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來投入這場“戰(zhàn)斗”。特別是西南地區(qū),扶貧任務更加艱巨,但是正因為如此,當地政府更應還認識到,一人900元的標準對于普通公職人員來說并不輕松。捐款既然自愿,政府部門就沒有必要劃出如此多的“硬杠杠”,倘若權力過多參與,那就失了自愿的意義。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