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湖南公務員及事業(yè)編經濟常識題(14)
1.匯率變動會對一國對外經濟活動產生影響,假如某國貨幣升值,則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不利于出口貿易
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
C.會導致熱錢流入
D.有利于消除貿易逆差
2.歐盟委員會宣布,歐盟自2013年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征收11.8%的臨時( )。
A.進口稅
B.反補貼稅
C.反傾銷稅
D.出口稅
3.某消費者的下列行為中,屬于貨幣執(zhí)行支付手段職能的有( )。
A.購買商品房,合同約定房價30萬元
B.按購房合同約定,第二年付款10萬元
C.繳納房屋契稅9000元
D.在裝飾材料市場現購買材料5萬元
E.支付車庫租金200元
4.“按質論價,優(yōu)質優(yōu)價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這表明商品的價格( )。
A.由質量決定
B.由使用價值決定
C.由價值決定
D.由市場經濟規(guī)律決定
5.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于2005年10月27日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起征點為( )元,決定將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A.1800
B.2000
C.1500
D.1600
湖南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D
解析:
貨幣升值是指某國貨幣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價值增加或上升,這會提高本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價格,不利于出口貿易,從而不利于消除貿易逆差,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C
解析:
歐盟委員會宣布,歐盟自2013年6月6日起以增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屆時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故本題答案選C。
3.答案: BCE
解析:
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支付手段是隨著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服務。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可以分開的。或先交錢,后服務;或先服務,后交錢。本題B選項屬于清償債務、C選項屬于支付賦稅、E選項屬于支付租金,符合貨幣支付功能特點,故本題選BCE。>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D項屬于流通手段。
本題相關知識點:
1、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而逐漸完備起來。在發(fā)達的商品經濟中,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最基本的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價值尺度是用來衡量和表現商品價值的一種職能,是貨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正如衡量長度的尺子本身有長度,稱東西的砝碼本身有重量一樣,衡量商品價值的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沒有價值的東西,不能充當價值尺度。選項A體現的是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
3、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出賣者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然后再用貨幣去購買商品。在這里,貨幣發(fā)揮交換媒介的作用,執(zhí)行流通手段的職能。選項D體現的是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
3、貨幣退出流通領域充當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儲存起來的一種職能。貨幣能夠執(zhí)行貯藏手段的職能,是因為它是一般等價物,可以用來購買一切商品,因而貨幣貯藏就有必要了。
4、貨幣在世界市場上執(zhí)行一般等價物的職能。由于國際貿易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貨幣流通超出一國的范圍,在世界市場上發(fā)揮作用,于是貨幣便有世界貨幣的職能。作為世界貨幣,必須是足值的金和銀,而且必須脫去鑄幣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塊、銀塊的形狀出現。原來在各國國內發(fā)揮作用的鑄幣以及紙幣等在世界市場上都失去作用。
4.答案: C
解析:
“質”是指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的價格最終是由價值決定,而不是由使用價值決定。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對同一種商品而言,質量越好的商品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其飲食的價值量也越大,因此其售價也越高,即“按質論價,優(yōu)質優(yōu)價”,故本題答案選C。
5.答案: D
解析: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7日下午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起征點為1600元,決定將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本題選D。
最新個稅修改政策: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2011年6月30日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法律規(guī)定,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35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至45%,修改后的個稅法將于9月1日起施行。




點擊分享此信息:
